中旅国际,品质无忧

位置:张家界 > 游记攻略 >

潮州吃逛行程全攻略,五条线路一网打尽,应有尽有不踩雷

2021-12-07 21:15 来源于:未知 被围观:

  1、景区景点:凤翔峡风景旅游区、潮州单枞茶博物馆、凤凰天池、绿太阳生态旅游度假区、太安堂-中华麒麟阁

  1.飞机:许多外省市的朋友第一次去到潮州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乘坐飞机到底选择在哪个机场到达,因为这里的机场是揭阳、潮州、汕头多地共用的机场,机场名称被称作揭阳潮汕机场。因为机场规模并不算太大,这里的航线也不算多,很多城市都是需要转线或者隔天才有航班到达。

  2.高铁:潮州共有2个火车站,潮州站和潮汕站,潮州站主要停靠货车和普通列车,距离市区比较近;潮汕站是高铁站,来往的高铁线路比较多,是最便捷的出行方式。

  3.自驾:潮州范围虽不是很大,但是自驾是最好的选择,从其他城市乘坐高铁到达潮汕站,选择租车很是方便,出站即可拿到车辆为后面的行程提供了很多方便。

  出发前与小伙伴就已经计划好了此次潮州之行的行程,全员几乎同时间到达潮汕高铁站,出站已有车行的工作人员在等候,办理好租车手续简单用餐之后即刻出发本次行程的第一站:凤翔峡生态旅游区。

  这是我的第二次潮州之旅,行程中的许多目的地去过一大半,这次算是故地重游,对于交通和路线已经非常熟悉,在制作行程规划和游览时间上有了很多可控性。从高铁站自驾到凤翔峡大约一小时左右的车程,高速行驶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大部分时间是在走国道和省道,由于凤翔峡地处凤凰山范围内急转弯比较多,在路途中大多限速40-50公里/小时,个别区域限速30公里/小时,风景虽好还是要注意交通安全。

  11月的潮州云淡风轻、天气晴朗,非常适合自驾游,早晚略有凉意却也还是非常舒适的感觉,自然环境优美的凤凰山空气质量也是没得说,走在凤翔峡的峡谷之中,徐徐凉风又艳阳高照,这样的度假之旅才是我喜欢的,置身其中,才明白“天然去雕饰”的真意,一切现代造物都会显得臃肿多余。纯天然原生态是凤翔峡最大的特点,也是其秀绝凤凰山的有力凭证,“扶荫听瀑”体会草木的苍翠与山泉的激荡交融在一起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

  沿着栈道一直走,溪流和飞瀑渐渐地多了起来,峡谷里清澈的水和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虽是冬季,这里还是满眼的绿色,这让来自严寒的北方朋友羡慕不已,一直都在说个不停好羡慕这里的天气。

  不过来到凤翔峡一定不能错过玻璃滑道漂流,乘坐皮划艇在蜿蜒曲折的玻璃滑道中一路前进,山谷间的自然美景一眼尽收,全程一分钟左右的滑道之旅让人回味,只要穿好雨衣就可以放心地玩耍了,也不用担心淋湿衣服!

  来到潮州,尤其来到凤凰镇,若是没有对这里的单枞茶做一些了解都不敢说真的到过凤凰镇,而来到凤凰镇就一定要单枞茶博物馆,去了解一下有关于单枞茶的前世和今生。

  走进博物馆的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酒店两栋古朴的潮汕古建筑,依托凤凰镇旅美侨领陈传治先生祖居“大夫第”修建布置而成,该建筑物由陈崇恪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仍坚硬如常、平整如新。

  博物馆包含茶文化主题馆、“旧物”主题馆、“宋茶”标本主题馆、单丛茶体验馆、单丛茶研学教育基地、潮文化“大家”工作室、茶文化文创中心、茶乐园等八大板块为一体的专项博物馆。这里环境十分清雅,博物馆的建筑是潮州古村落特有的潮式风俗建筑特色,建筑格局跟北京的四合院有一些相似,非常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还会在院落里看见各种雕塑、壁画等,展现农耕历史遗留下来的生产痕迹和生活痕迹。

  “宋茶一号”标本馆内珍藏着“宋种一号”标本古茶树,该古茶树生长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近700年树龄,经历了数百年的风吹雨打,见证了凤凰单丛茶文化世代传承的历史根脉,是凤凰茶乡人民坚毅刚劲的精神象征。据2015年普查统计,凤凰镇有100年以上树龄古茶树1.5万株,其中200年以上的3800多株。这些古茶树被日本茶叶专家和教授被誉为“中国之国宝,世界罕见的优稀茶树资源”。

  2.65周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现役军官凭军官证、三级以上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享受免票政策

  来到潮州,是一定要去潮州市北部的凤凰山天池看一看的,天池海拔约1250米。凤凰山盛产著名的单枞茶,来到凤凰的人大多跟茶有关,却很少有人真的注意过天池。

  想要登上凤凰山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由于上山的路蜿蜒曲折又充满了危险性,一般登山前都是要在凤凰镇上的游客中心统一乘坐中巴车上山的,无特殊情况下是不允许自驾上去,即使有机会自驾也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

  好看的风景总是那么难以到达,乘车之后还有一段很长的台阶路要走,步行大约40分钟左右可以抵达天池,等到天池出现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会第一时间冲向天池一探究竟。天池的形成和火山喷发有关,大约远古时期这里发生过火山喷发而形成了天池,近年来由于受天气影响有时水位会有所下降。

  天池的一侧是一块宽阔的高山草甸,逐渐成了许多户外爱好者的打卡地,休闲露营都是非常好的选择,站在这里可以远眺周边的巍峨群山和一望无际的山河美景,碰到好天气的时候还可以守候一场惊艳的日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不,延迟了一些下山的时间就到了日落时分,落日的余晖照射在身边的时候,好像没有谁能对此刻的景象无动于衷,拿出相机赶紧按下快门吧,说不定就收获到自己钟爱的美景呢?

  听到许多潮州本地的朋友讲,绿太阳是陪伴他们成长的,开业时间超过15年,是一个非常老牌的度假乐园,作为国内独有的欧陆风情园林与中华传统园林成功融汇的范例,每天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休闲度假。

  园区由比如阿波罗广场、梦萨萝拉水景广场、乐翻天游乐场、绿阳湖水上活动中心、翠谷石韵等主题景区组成,自然的欧湖情怀,悠闲的生态环境,格调文雅,文化内涵丰富,还能让孩子们了解到许多西方的神话故事。

  动物园里有许多种世界各地的动物,小香猪、羊驼、猴子、狮子、鸵鸟、还有长颈鹿,许多小朋友都在和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互动玩耍。

  当然,来到绿太阳打卡最多的还是飞船,飞船在湖中穿行,出发后可以欣赏到两边的湖光山色,还有无人机一样的视角俯瞰周边的环境。

  伊索寓言伴随了我们的成长岁月,来到这里在游玩中回顾书本上的知识,不知道是否还有一些不同的感悟?

  儿童/老人:身高在1.0米(含)-1.4米(含)的未成年人及65周岁(含)以上的老人(持身份证)可购买,优惠票

  中华麒麟阁取意汉代名阁,有三大定位:一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第一阁;二是送子、增寿朝圣地;三是联合国教科文非遗论坛会址。

  中华麒麟阁设计风格突出五大元素:来自太医院的宫廷元素、来自潮汕的岭南元素、来自海派文化的江南元素、集成三大名楼的建筑元素和来自太安堂的医药元素。

  对于李工坑村的了解和认识,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疑问,畲族,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学术界普遍认为畲族是凤凰山的土著居民,是潮汕地区的先民,潮州凤凰山是全国70多万畲族同胞公认的始祖开基地和民族发祥地,而李工坑村便是畲族的起源地。

  如果说李工坑是大山里的神秘村落,那么实地近距离走访则是探秘揭秘的过程。房屋的白墙上都有彩绘,内容全都和畲族文化息息相关,有反映畲族刀耕火种的过去,有描述民族歌舞,也有反映日常生活的。

  同所有的村落一样,李工坑村也是老年人居多,走在村子里会感觉到非常的安静,许多老屋已经没有人居住,只剩下不多的老人家在守着自己的家乡,还在这里过着简单的生活。

  在村子的街巷里来回穿梭,偶然走进了一户农家,家里的一对老夫妻看到有人来到便热情的迎了上来,虽然语言沟通不是太顺畅,可是热情却一点都不减,招呼客人喝茶是这里最重要的事情,交谈中大致了解到平时喝的茶都是自家生产自家制作也仅供自家饮用,味道醇厚了许多。

  想要更加详尽的了解关于畲族和李工坑的故事,就一定要来到畲族文化展示馆,这里展示了畬族文化、服饰、图腾、农具等,诉说着过去的时光。如今想要去到李工坑村也不再是什么难事,全程水泥路一直通到村子里,只需要自驾即可前往,不过通往村里的道理有些曲折,全程盘山路还是要注意交通安全。

  凤凰山脚下的归湖镇有一个美丽的乡村叫狮峰村,这里郁郁葱葱宁静祥和,是一个布局错落有致的小村庄。狮峰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种水稻、橄榄等经济作物,现在通过旅游的发展有了一些民宿,行走在这个小村子里,好像时光都变得慢了许多。

  狮峰村因靠旁边的小山峰狮山而得名,村里的民居大多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从高处或远处看会被深深地吸引住,若是从高空视角观看那一定是另外一番景象。

  走进村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荷花塘,此时已不是荷花的季节,只能看到一些荷花残缺不全的身姿还在荷塘当中,不过蓝天下的荷塘倒影着老屋的身影显得格外的宁静。

  村里居住的人家不算太多,大多搬迁到了附近的镇上或者去往城市,遇到一些空旷的场地会有村民在这里晒稻谷,阳光下金灿灿的样子给了村庄更多的生机和生活的氛围。

  村里还有不少大宅,门楣上多数写着陇西世家,可以详细当年这里的盛况,如今映衬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沧桑,又极度有历史的痕迹。如果你也来过这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龙湖古寨历经宋至今已近千年的历史,穿过寨门沿着笔直的石板路一直向前走,寨中尚保留着少量线条洗练的宋式建筑构件,大量的带简约风格的明式建筑;华贵尚美、精雕细刻的清式建筑;带着太平洋彼岸装饰风格的侨眷建筑,真可谓是古今并存、中西兼有、花样百出,不失为一座潮州民居建筑的博物馆。

  穿过一道石门,透过门坎上的尘土,沿着古寨的街巷满满前行,设计有致、布置明朗的一座小城开始出现在眼前,其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很相似,故龙湖有潮州小城之称。

  用无人机的视角看龙湖古寨,依韩江而建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完全就是一个建筑的博物馆,形似“龙脊”的寨中央直街贯穿其中,加上该寨四周韩江水、池塘湖水环绕,因而得名“龙湖”,在整个古寨内,直街东面有三条街,西门有六条巷,形成了“三街六巷”的工整格局。

  龙湖寨从宋至今,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沧桑变迁,时光荏苒,世代生活在古寨内的人们,还在沿袭着祖辈的生活习惯,他们习惯这样缓慢的生活节奏,一个千年的故事,古色古香的老宅,遗落着宋代先人的如烟过往。

  龙湖府第祠堂多,散落在各个街巷中,有很多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100多座,不少有五进、十进之深,光是从小巷的门头看,就有着古色古香的典雅。今留有五十余座,不仅建的多而且敢于破除藩篱,尊师重教,设“先生祠”;重义行孝,建“阿婆祠”。

  象埔古寨是潮州一座著名的方形古村落,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明清发展盛期的贸易商埠,也是粤东地区保存完整年代久远的古寨之一。

  若不是专门前往,走进象埔寨的街道中都不会以为是真的到了目的地,这里完全看不出有一丝丝的商业气息,也不太像一个旅游景点,本身就是一个生活着的古村落。

  开始以为是走错了地方,直到无人机升空整个古寨的全貌开始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才真的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寨内三街六巷七十二座,座座格局不相同,全部贯通,气势雄伟,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是皇城建筑的缩影,故有“象埔寨、皇城起”的美称。

  全寨只有一个大门进出,走进古寨,是一条笔直的大通道,直通古寨最底部的陈氏大宗祠孝思堂。宗祠是一个家族的凝聚力,也是精神的神圣家园,这一点潮州人尤为重视,可见大宗祠在古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此次的潮州之旅,有幸近距离感受了我国三大泥塑之一的潮州大吴泥塑,在大吴泥塑博物馆馆长潘幼芬女士的介绍下了解了一些关于大吴泥塑的前世今生。

  大吴村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有700多年。早在南宋末年,随父亲经商并学会泥塑艺术的福建漳浦人吴静山,南迁到潮州后定居如今的大吴村所在地,以制作泥塑玩具为生,并将泥塑代代相传,后到明朝中期初步达到繁荣,到晚清时期大吴村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泥塑村,可谓人人都在做泥塑。

  如今的大吴村做泥塑的人越来越少,大吴泥塑第三代传人吴克煌先生斥资兴建了这座泥塑博物馆,作品多取材于地方传统潮剧,或生活场景为主,展品栩栩如生,造型微妙微翘,让人陶醉。这不仅是潮州第一座泥塑博物馆,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个人泥塑博物馆。上图为自家先祖下南洋时祖母已有孕在身惜别丈夫的情景,诠释了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生活的不易。

  潘幼芬女士是大吴泥塑唯一的女传人,作为家中长媳的她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有机会学习到泥塑这项传统手艺,并在不断的发扬光大。一块小小的泥块,在匠人的手中就能变化出非同一般的艺术作品,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学习过程,每一个流程都要凭借大师指尖的微妙直觉。因此,要求制作者要有熟练而高深的技艺功力,才能做出好作品。

  在潮州品味非遗文化,潮绣一定是不能错过的,一针一线构成的艺术画卷让人叹为观止,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潮绣,在非遗传承人郭春珍老师的介绍下,得以了解一二。

  走进郭老师的工作室,一下子就被这一条金鱼吸引住了,金鱼在鱼缸里游走的动作以为是真的金鱼,走进才发现原来是刺绣作品。

  走进郭老师的工作室,一下子就被这一条金鱼吸引住了,金鱼在鱼缸里游走的动作以为是真的金鱼,走进才发现原来是刺绣作品。

  潮绣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抽丝,绣好的布上面将图案以外的部分按照经纬线抽取掉,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

  由于潮州位于粤东沿海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使得木结构建筑易受腐蚀损坏,潮汕传统建筑在构架方面多用花岗岩为材料形成石结构,并以丰富多彩的建筑石雕进行装饰,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石雕艺术。从熙公祠远不如广济桥、韩文公祠那么有名气,但是从熙公祠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成就非同一般,石雕、木雕、嵌瓷等工艺无几人可比!

  从熙公祠隐藏在一个普通的村庄之中,进去的路蜿蜒曲折,从外观看与普通潮州老屋并无其他不同,但是看过细节之后才会明白这其中蕴含了多少非同一般的建筑艺术。

  从熙公祠的修建历时14年完成,从熙公祠的主人姓陈名旭年(字从熙),从身无分文的到富甲一方的传奇经历被后人铭记,功成名就之后的他没有忘记家乡,在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修建了这座著名的从熙公祠。

  从熙公祠的修建可谓是花费了巨资,几乎将整个潮州有名的能工巧匠都请了过来,整整十四年,每一个细节都精心打造,每一个人物或者动物都栩栩如生。

  距离单枞茶博物馆大约2公里多有一处凤凰革命烈士纪念公园,这也是来到潮州凤凰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卡地,它的建立主要是纪念山上的凤凰山革命根据地及曾经战斗在凤凰山革命根据地上的革命先辈们。

  在这里,已经白发苍苍的村支书依旧对前来参观的客人介绍着凤凰山区动人的革命故事,和许多前辈们给这里留下的永恒难忘的丰功伟绩,如果你也有机会前来,一定要认真的聆听一下。

  我国有四大古桥,潮州的广济桥便是其中之一,广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就是每天都会开启闭合,桥与桥之间由浮桥连接,同时也是广济桥最大的看点。

  从潮州古城走过广济桥城楼马路对面就是广济桥,每天前来打卡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凡是来到潮州的人都会选择来到广济桥打卡,走一走广济桥便是真的来过了潮州。

  广济桥由东西两段桥墩及中间的十八艘梭船连接而成。形成梁舟结合的独特格局。浮桥可开可合。解开梭船可通船只,洪水来时,更利于泄洪,以免桥墩被洪水冲垮;这样的设计在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也难怪茅以升老人家会说这是世界桥梁史上的特例。

  广济桥始建于宋朝,在明朝正德年间形成了“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特点,历经水患、火灾、战乱、修复,直到晚清前的广济桥我们只能从史料中找寻它的样子。直到2003年,政府以修旧如旧为原则,重修广济桥,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一座848年的古桥,终于被还原成明朝时的样子。

  广济桥上原来有二头鉎牛,分立东西梁桥矾头墩,后一只被洪水冲走下落不明,现今只剩一只独立西桥第八墩,来这里的人都喜欢摸一摸牛的屁股,寓意自己顺顺利利,经常被人摸的那一块地方已经变得非常光滑。

  广济桥门票售价20元,走在桥上可以欣赏到许多潮州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木雕、瓷器等,手工艺人都是现场制作,感兴趣的可以停下来慢慢欣赏。广济桥如今是韩江上的一件建筑文物,仅供游客参观游览,桥体及建筑外面做了灯光布置,夜晚的广济桥是灯火辉煌的,和广济楼及牌坊街的夜景交相辉映。

  “来粤不来潮,白白走一遭”,历史上的潮州可不像是如今这般受欢迎,1000多年前的官员被贬目的地之一就是今天的潮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就是被贬潮州,虽然他在潮州只呆了短短的八个月,却给潮州人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实事,兴修水利、关心农事、释放奴隶、捐助教育,潮州人为了感谢韩愈将笔架山改名为“韩山”,依山而建一座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是潮州的文化地标,韩文公祠历代有多次修缮,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光绪十三年,至今韩祠的主体建筑,便是保持了当时的规模和布局。从韩祠正门进去是条石板路,路的尽头有51级台阶与半山腰的祠堂相连,韩愈到潮州时的年龄正是51岁。

  堂内供韩愈及侍从李万和张千的塑像,四壁上有历代文人名士所留的碑刻40面,皆是写韩愈治潮、韩祠以及歌颂韩愈的诗文。

  正殿左侧有碑刻“功不在禹下”,这句话本出自韩愈的文章在古代神权、皇权的双重压抑下,他认为治人的思想比治水还艰难,用此称赞孟子传播儒家思想的功绩不比大禹治水低,后人反过来引用他的话来赞颂他。

  祠堂后面是侍郎阁,影壁上题“吾潮导师”。侍郎阁前远眺潮州城,韩江、广济桥、城楼等景色尽收眼底。在潮州人心中,韩愈的地位无人可代,他们改鳄江为韩江,东山为韩山,正是“半城江山皆姓韩”。

  花筑·潮州古城三君赞民宿是百年历史的潮式"爬狮"风格大院修复改造而成,保留了潮州小巧温馨的特点,且体现潮州大户大院子的气派。在这里,可以体验本地的人文文化 花筑·潮州古城三君赞民宿位于潮州市枫

  宿在潮州第一晚,选择了一家原汁原味的老宅民宿,非常有历史韵味和浓厚的潮州特色,还有独特的悠然生活方式。这是一座由潮州老宅改造的民宿,入住的时候已是深夜,开车到达导航提示的目的地之后经过一番认真寻找才发现原来在一条窄巷当中,原本还在感叹以为走错方向不好掉头的时候,门口的指示牌开始出现在视线当中,走进圆形的院门之后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都是梦想家酒店(潮州广济桥牌坊街汽车总站店)位于潮州市中心路段,与潮州汽车总站、机场大巴候车点咫尺而居;地处百里商圈,商贾云集,近右一城、大润发超市等购物商住点,距离潮州著名景点牌坊街、广济桥等地约10分

  距离潮州古城不远的城市街道上,有一家这样的小众设计酒店,名字叫做“都是梦想家”,因为创始人就是一群有着梦想的艺术家,既有建筑设计师,又有室内设计师和平面视觉设计师,把大城市的生活理念带回了潮州古城。

  简居空间设计师精品酒店旨在打造城市度假,在喧嚣城市中提供片刻安宁度假。位于开元寺正对面,距离潮州古城牌坊街最中心位置50米。在喧嚣的城市包围下的宁静,远离尘世,却在尘世之下,大隐隐于市!

  潮州的牌坊街,酒店林立,但是像简居HOTEL一样无敌的酒店,并不多见,首先它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它是全条GAI最靓的仔,就在开元寺对面,开元停车场里,简直是潮州自驾游的标配酒店,要知道住在牌坊街,就只有开元广场这一个就近的停车场呢!

  官塘的牛肉店很多,而我则选择了朋友推荐的官塘四季牛肉火锅。老板是个性情中人,毕竟用“亩”作单位的牛肉店并不多见,停车场大到可以“打横来”,一到饭点就停满大大小小的豪车,好一派门庭若市的景象。

  这次潮州的朋友带我们去一家地道的小店,深藏在巷子里的它门面非常不起眼,店铺面积也不大,炎记鱼生四个红字却显得格外耀眼。

  和很多潮州小店一样,炎记鱼生这个店名,是老板兼师傅的他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从旧店的开设延续到如今的店面,已经有八年时间。八年时间的浸淫,令他刀功娴熟,游刃有余。

  潮州的鹅肉是精致的,因为它会细化到鹅身上的每个部位。我喜欢吃鹅肝和鹅翅,即使鹅肉鲜甜,鹅肠爽滑,鹅胗韧实,鹅头矜贵;而它家的鹅肝,却是甜而不腻,柔滑惹味;而对于它家的鹅翅,我则是又爱又恨,它不仅与杯中物是绝配,更适合外卖!即使回到广州,只需一个电话,就能在第二天早上收到来自潮州的真味~过夜的鹅翅更是鲜甜可口,细细地咀嚼,鹅翅真的很香很诱人,配上独门秘制的酸头醋,劲头十足!难怪霆锋来潮州,吃过还要打包走!潮州吃逛行程全攻略,五条线路一网打尽,应有尽有不踩雷